250小说网 250xsw.com

第292章 紫檀木·明月坊

曾灵 / 著

微信公众号搜索"250文学网"




当公主朱菁至福州,袁杰大方地将一处闹中取静、极好的宅子赠予公主,搭上福建布政使王卜鸣的线,却为下一步见到王九,并得到王九的赏识埋下伏笔……

因果一事,来的并非没有缘由。

广施善果,终会有善缘。

王九果然看上了袁杰,并拉其入锦衣卫,授予千户一职,专事贸易。而他的令牌一事,袁杰笑道他喜欢金黄色。王九直接答应,如若他通过考核之后,便专门以黄金做一块给他……

果不其然,当袁杰通过锦衣卫众人的考验之后,指挥佥事陈侍郎特命吏部、工部特制一枚以黄金打造的令牌,专门予袁杰。

吏部范难,这黄金倒是有,但若足金,实在太软,不耐磨、不堪用!

远在千里之外的陈侍郎收到消息,大骂吏部、工部之人死脑筋:只是要金黄色,加点铜,将金子的成色加足些,便可……

于是三个月后,这袁杰千户一职、令牌均已到手。袁杰收到任命,大哭一场。他当初未入仕途,他的祖父伤心不已,未已便撒手人寰……未曾想到如今无意插柳,却踏入官场,官阶正五品,实可告慰自己的祖父了!

当袁杰拿到关于暹罗民计民生的卷宗参阅时,惊奇地发现如今的暹罗竟有“大脖子病”!

他捂着肚皮足足笑了半晌,自“大脖子病”,他便可推论出,这暹罗人没有用海盐,未用海盐,那这海盐便由自己帮他们做啦……

于是袁杰便开始着手在暹罗布局制造海盐事宜。

这郑和来至暹罗,袁杰是知晓的;有人与郑和接洽,将暹罗的风土人情等资料交予郑和,郑和所率之人教暹罗人种植、帮助暹罗人提高粮食产量等,袁杰更是一清二楚!

唯独郑和属下欲教暹罗人制造海盐,这却是让袁杰着实为难。要知暹罗的海岸线较长,煮海为盐,可谓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,更为方便,且价格低廉。

袁杰原本未想赚太多,只想着赚它四、五年便可。但若郑和来此一着,那便是没的赚!

袁杰硬着头皮,执自己天下独此一号的黄金“锦”字令牌求见郑和,原本他并未打算可一次性说服郑和,未曾想到这郑主使竟道,自己的头头王九与他是八拜之交,这却让袁杰喜邮望外。既然如此,袁杰便直接向郑和道明来意……

郑和方且恍然大悟。

此等小事,郑和确实不知,郑和至暹罗也仅一个月,每日都是忙着接见、会见来宾,而此等事宜,实是大水冲了龙王庙,郑和连忙命下人,将负责此事的人员找来。

袁杰来见郑和仅半日功夫不到,便将此事完美解决。但却不是没有代价:这袁杰需向郑和提供船队所需的海盐!袁杰满口答应,这与暹罗所得相较而言,实在是九牛一毛……

海盐不仅可以食用,还有诸多医疗功效,如盐卤可用作外敷,以清除流火丹毒,治疗皮肤炎症。暹罗气候酷热,患皮肤病者甚多,可以此清毒治疗;海盐含碘,更可治疗“大脖子病”……

待事情完美解决,郑和方且转头对袁杰叹道:“我说袁大人,我那义弟王九真是好眼力,竟有你这等属下助力!”

袁杰连忙起身拱手笑道:“郑主使实在谬赞了,此乃在下份内之事而已。”

“那么在暹罗,除了盐业之外,你们还折腾了些什么?”郑和笑道。

“郑主使在上,在下实不敢欺。如今这暹罗之地,还有一样,在下还在收购。”袁杰道。

“却是何物?”郑和问道。

“紫檀木。”袁杰道。

郑和笑着摇了摇头,未再说话,命人再奉茶。袁杰饮后告退。

袁杰不知为何郑和后来有些不悦。但不管怎样,袁杰却是实实在在地达到了此行目的,自是安心地筹措暹罗的盐业事宜,并且亦开始囤积紫檀木。

应该说,这袁杰实在是经商的天才,实在是不枉王九高看他一头。

而那郑和后来的不悦,实在是因为自己义弟王九的下落不明。而锦衣卫发展的蒸蒸日上,更是让郑和心内始终有一根剌扎于心内,让郑和内疚异常!

暹罗森林茂密,出产名贵的紫檀木。

紫檀这种良材,很早就为人们所认识。中国古代最早关于“檀”的记载,始见于《诗经·伐檀》:“坎坎伐檀兮,置之河之干兮”。

明人曹昭在《新增格古要论》中记述紫檀这种木材:“紫檀木出交趾、广西、湖广,性坚好,新者色红,旧者色紫,有蟹爪纹,新者以水湿浸之,色能染物,作冠子最妙。”紫檀木主要产自热带地区,于中国生长不多。由于这种木材生长缓慢,非数百年不能成材,成材大料极难得到,且木质坚硬,致密,适于雕刻各种精美的花纹,纹理纤细浮动,变化无穷,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,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,故被视为木中极品,有“一寸紫檀一寸金”之说法。

“紫檀”名称虽然早就见诸晋代文献,但有关以紫檀木打造器物的记载却是始于唐代。全唐诗卷四孟浩然《凉州词》诗云:

“混成紫檀金屑文,作得琵琶声入云。

胡地迢迢三万里,哪堪马上送明君。

异方之乐令人悲,羌笛胡笳不用吹。

坐看今夜关山月,思杀边城游侠儿。”

紫檀木,色红带紫,木质坚硬密实,分量奇重,不易着火也不易腐蚀。

袁杰开始囤积紫檀。

暹罗人不知紫檀之价,且紫檀并非必用之物;而那食盐,却是人人所需之物。

于是,袁杰以十倍之重的海盐换取大量紫檀。郑和率人来到袁杰等锦衣卫囤积紫檀之地,郑和看着堆积成山的紫檀,实在叹为观止。紫檀开采实在不易。需由当地人利用象群将深山中开采的木材运出,抛入河中,顺流而下,再打捞起来,运至囤积地。

有些工匠言道,可以此种木材制造船舵。郑和将目光投向袁杰。

袁杰肉痛不已地道:“郑主使,您需要多少,在下便无偿提供多少!”

 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