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0小说网 250xsw.com

媳妇

岳月 / 著

微信公众号搜索"250文学网"




苏叶得到消息后一愣, 才想到土豆漂洋过海来的时间太长了,花死了无所谓, 就怕土里的土豆也会腐烂, 那就白忙一场了。

她迫不及待想回去看看这批土豆,也只能交给在京城的翁果图来负责,收下后挖开泥土看看里面的土豆还有多少是完好无损的。

翁果图接到苏叶的信笺也不意外, 女儿总有很多奇思妙想, 时间长了他也习惯的。

这次是接手尼古拉斯让人送来的土豆花,花都死光了, 翁果图的脸色很不好, 尼古拉斯主动表示只收定金, 余下的钱就不收了。

他其实很想分文不取, 毕竟货物坏成这样了。

但是罗伦斯的船费要给, 尼古拉斯把定金全给了还自己倒贴了一些才够, 余钱不敢收,定金也无法还回去的。

翁果图明白苏叶以后还可能跟尼古拉斯做买卖,也没把人逼得太紧, 摆摆手此事就这么过去了, 让人从船上搬了盆栽下来, 好几车拉去温泉庄子。

这里有田地, 有擅长种地的庄头在, 土豆花送到这里是再适合不过了。

巴林赶过去看着一车车运过来放满整个院子的盆栽, 顿时奇怪苏叶为何找尼古拉斯买这个东西, 土里的果实真的能吃吗?

盆栽卸完了,庄头就带着人开始挖出土里的果实来。

有些腐烂了不能要就扔掉,有些还算完整就留下。

挖了一天, 总算得了百来斤果实, 翁果图叹道:“娘娘说这叫土豆,长在土里,西洋人不知道是好东西,只用来赏花。这个土豆不挑田地,就算贫瘠的土地也能种。”

巴林看这些土豆的眼神就不一样了,毕竟他曾为侍卫,也有想要保家卫国的一天。

每次征战,粮草都成为第一大问题。

要是边境贫瘠之地能够用这些作为屯田来用,那么吃喝就不愁了!

只要粮食不断,就绝不会让外敌靠近一步!

再就是各处天灾,荒地能种,粮食多了,朝廷赈灾的压力就要小很多!

庄头按照苏叶的吩咐,先把土豆放在阴凉处等着出苗。

出苗之后,把土豆切开一块块,每一块都带着苗种在土里。

按照上等田、中等田、下等田分别种上,看看出产多少。

听闻土豆的亩产不输给金薯,巴林就十分期待,索性在温泉庄子住下了。

远在山东的苏叶听说土豆种下了,这才松口气,她还担心远洋送来的土豆都烂掉了不能用,还不能出苗,那就白折腾了一回。

皇帝也知道苏叶在温泉庄子种下,只等着长成结果看看。

要土豆跟金薯一样真能种,亩产多,那就意思意思奖赏一下魏贵人好了。

但是出大力气的还是苏叶,又出钱让人远渡重洋送来土豆,还叫翁果图送去温泉庄子种下,要真能成,大功劳肯定还是苏叶而非魏贵人的。

魏贵人知道后生了好久的闷气,明明是她费尽心思画出来献上给皇帝,最后苏叶把功劳都抢了。

皇帝就意思意思赏了两个瓷器给她,也不是最上等的,真的就是随手送,压根就没把魏贵人放在心上,把她气坏了。

这偏心也偏得太过了,尤其皇帝还怕苏叶把温泉庄子都种了土豆,今年出产就少了,还把周边百亩田地一并买下来送给她。

比起魏贵人那两尊普通水平的瓷器,苏叶得了百亩良田,魏贵人简直要气死了。

魏贵人比谁都清楚,土豆肯定能成活,亩产又多,到时候皇帝一高兴,苏叶岂不是得到更多?

她下定决心要比苏叶更早发现玉米才是,不然番薯和土豆都被发现了,就没其他别的了。

错过这个机会,魏贵人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去?

她能动用的人手不如苏叶多,只能在山东中找到一家商行,把手头能用的钱都挥霍出去,让商行帮忙找玉米。

商行的人笑着接了钱,满口答应,转头看着图画就挑眉。

原本听见叫玉米,他还以为是新东西,如今一看就发现有点眼熟。

伙计凑过来一看就道:“掌柜,这不是玉麦吗?”

掌柜一拍脑袋,还真是:“贵人养尊处优,该是没见过这个才好奇,赶紧让人送去。”

他还特地等了半个月,不然贵人说他们这么快找到不就起疑心了吗?

魏贵人也没想到会如此顺利,前脚才给钱让人找,半个多月商行就派人送来。

掌柜收下一大笔钱财,当然不会说这是原本就有的东西,而是道:“这是西洋人前朝的时候送来的,因为数量少,大家也不知道能吃,谁都没种,还是一些偏远地方的人实在没别的能吃才种下。小的千方百计让人寻来一些,贵人瞧瞧看?”

魏贵人一眼就知道这是玉米,于是让宫女赏赐了掌柜,掌柜欢天喜地走了。

正巧被春宁看见,她就回去跟苏叶说了:“魏贵人的宫女送走一个商行的掌柜,说是找到了娘娘口中的玉米。”

苏叶点点头,觉得玉米找到就好,也是一大功劳了。

魏贵人迫不及待把玉米献上,皇帝只看图还不大能认得出来,如今看见实物顿时认出来了:“这不是玉麦,你说的就是这个东西?”

她还以为自己找到玉米,欣喜若狂,也没留意到皇帝的表情,连连点头道:“妾找商行帮忙寻来的,说是在偏远地方苦寻才得到这么一些,实在是不容易。”

皇帝慢慢沉下脸,他明白像魏贵人这样在深闺长大很少出门,后来又进宫,对外头的事不清楚,完全是被那个商行的掌柜给骗了。

什么苦寻,什么偏远地方才有,这玩意儿到处都种着!

只是皇帝不喜欢吃,所以宫里没出现过,魏贵人就以为是新东西了?

皇帝没好气道:“李玉,你给魏贵人说说这究竟是什么东西。”

魏贵人满脸茫然,怎么皇帝没一点高兴的样子,反倒阴沉着脸了?

她后知后觉发现,皇帝对玉米似乎有点熟悉?

李玉上前一步恭敬地解释道:“娘娘,此乃玉麦,是西洋人在前朝带来的。具体什么时候送来的并不清楚,却至少有将近百年了,足有十几个省份种下此物,就是山东此处也有种植。”

虽然玉麦也是不讲究土地,并不肥沃的田地也能种,只是山东旱灾,没有水,玉麦也就死了一大片。

他们东巡一路走来就没能看见,被魏贵人误以为大清压根没有玉米,还以为送上了新的好作物。

误会大了,魏贵人这就很尴尬了,她哪能知道玉米居然是在明朝的时候就有了?

皇帝明白魏贵人不知道是被人哄骗了,又觉得她如此积极找新作物也是为他分忧,就是有点跟苏叶打擂台的意思。

而且魏贵人太急躁了,压根就查清楚就急着献上来。

她如此急功近利的样子叫皇帝颇为不快:“你回去吧,这东西就留下,至于那个商行的人,朕会处置的。”

敢骗到后宫嫔妃头上,皇帝自然不会轻易放过。

商行的掌柜只以为魏贵人是哪家后宅夫人,也可能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地主家眷,觉得是好东西就要买回去炫耀,没怎么放在心上,而且随意哄骗了一番就能够大笔银钱到手,何乐而不为?

谁知道他这次踢到了铁板,那个贵夫人居然是皇帝的嫔妃?

皇帝东巡谁不知道了,商行的掌柜也没料到自己竟然运气那么差,直接就碰上遮掩身份的魏贵人派来的宫女!

掌柜被抓走,伙计们也没落下,商行自然不能开门,从此就关上了。

能骗到宫妃头上,皇帝的面子不要了吗?

山东官府原本因为赈灾的事就特别心虚了,谁知道治下的商人竟然敢欺骗皇帝的嫔妃,简直是不要命了!

他们自然把商行的人往死里审问,生怕掌柜背后站着谁要跟皇帝过不去了!

商行的人简直比窦娥还冤,他们就是贪心了一点,想着对方无知就骗点钱而已,谁想到会栽了个大跟头?

山东这地方商行本来就不多,小地方有见识的就更少了,他们几次得手,胆子就越来越大。

这次皇帝东巡而来,地方不少富商乡绅都与有荣焉想装点门面,谁知道自家女儿出去溜达一圈会不会被皇帝看上呢?

于是商行就借此赚了个盆满钵满,用次等的珠宝首饰作为上等的价钱来卖给这些人。

官府查来查去只查出商行就是骗钱的,回头小心翼翼禀报皇帝,生怕皇帝不高兴。

皇帝自然不痛快,查来查去只查出商行以次充好忽悠人,就没能查出点别的东西来?

不过是魏贵人主动找上这家商行,倒不是对方来找魏贵人,不像是主动给魏贵人挖坑的意思,应该不是故意要坑害她的?

无论如何,商行的人到处骗人也得治罪,要求归还所有银钱后还流放去琼州。

好歹能保住性命,商行的人偷偷松口气,麻溜把骗的钱都还回去了。

许多人家直到官差登门才知道自己被骗了,也是气得不行,恨不能把商行的人打一顿,不过得知商行的人都被发配去琼州,大多都消气了。

琼州那鬼地方,去的就没回来的,一个个哪里还会计较呢!

魏贵人闹了好大一个乌龙,高贵妃后来也知道了,来找苏叶的时候还嘲笑道:“她这还没搞清楚就急着要抢你的风头,居然还被骗了,真是丢人。”

她不去各处打听清楚就相信了商行的鬼话,还欢天喜地送到皇帝跟前,高贵妃都替魏贵人感觉尴尬了。

魏贵人可能自己也羞得不行,回程的时候在船舱里也是死活不出来。

不过她也没忘记让宫女去打听,看看皇后有没好起来。

宫女被打发去几次,回去都说皇后已经好了,还去甲板上陪着皇帝走了一会,魏贵人怎么都不相信。

她还找了个机会偷偷在皇后去甲板的时候远远见了,皇后的脸色还不错,虽然不至于红光满面,却也不会满脸惨白,走路也并非脚步虚浮,一看就不是病重的样子。

魏贵人不可置信,皇后该是今年死在船上,怎么瞧着再活个三五年都没问题的样子?

云言提醒皇后说是魏贵人来了,又微微皱眉。

魏贵人见着皇后居然不上前来行礼,而是鬼鬼祟祟躲在一边偷看,看什么啊,实在太没规矩了!

好在魏贵人还没傻到掉头就走,上前来一副惊喜碰见皇后的模样袅袅行礼:“之前妾听说娘娘病了,还有些担心,如今见娘娘好了,这才放心了。”

云言听见后一边行礼一边腹诽,魏贵人之前抄经为皇后祈福的事她是知道的,哪里有探望皇后的意思,还特地挑了皇后去给皇太后请安的时候送经书,谁不知道她想做什么?

还敢用皇后生病来做借口,云言面上还是恭谨的神色,心里恨不得呸魏贵人一口!

睁眼说瞎话,虚伪至极!

皇后也笑盈盈道:“皇上跟我说了你抄经祈福的事,也是有心了,太后娘娘见着你抄经抄得颇为端正虔诚,正好泰山庙的道长送了几册经书,你愿意替太后娘娘誊抄吗?”

魏贵人嘴角的笑容险些僵住了,她自然知道泰山庙的道长送了皇太后不少经书,最有名的一册自然是道德经了。

道德经全书九九八十一章,皇后这是要她抄到手断吗?

偏偏皇后提起魏贵人抄经祈福的事,魏贵人是有点心虚的。

她之前以为皇后这次必死无疑,于是就想借着抄经祈福来引起皇帝的注意。

在皇帝悲痛的时候,越是努力祭奠皇后,皇帝就越是把谁放在心上。

魏贵人正想着趁着皇帝最脆弱的时候趁虚而入,谁能想到皇后不但没死,还活得好好的?

这就叫她尴尬得很,一时仿佛在诅咒皇后赶紧病死一样。

也幸好皇后没计较,皇帝暂时还没计较,不然魏贵人就惨了。

这时候魏贵人也就没理由拒绝,给皇后祈福都抄了,如今帮皇太后誊抄能不抄吗?

她只得勉强挤出一点笑容来应下:“是,妾愿意为太后娘娘分忧。”

皇后面上的笑意不变:“你有心了,回头我就让人把经书送过去。”

魏贵人笑着答应,目送皇后离开,这才灰溜溜从甲板回去船舱,只祈求皇后就嘴上说说,回头就忘了这件事的。

可惜皇后的记性跟皇帝一样好,转头就让宫女送来经书,果然是道德经。

而且皇太后还想供奉三份,魏贵人就要抄三次,回程路上是别想出船舱门了。

高贵妃知道后乐不可支,感觉皇后这一手太漂亮了。

苏叶也深以为然,让魏贵人只抄经也是便宜她了!

高贵妃点头附和道:“还是皇后娘娘太心善了一点,要我肯定让她抄写九九八十一次,什么时候抄完了,什么时候再出来。”

苏叶笑得不行:“要这样的话,她得抄到天荒地老了。”

九九八十一遍,不抄个几年是不可能抄完的。

皇帝知道后只笑笑,也感觉皇后太心慈手软了一点。

不过让魏贵人抄经这个不错,又是孝敬了皇太后,表面上是皇后给了魏贵人在皇太后面前露脸的机会,谁会说皇后一句不好?

嘉嫔知道后一边幸灾乐祸魏贵人抄经要抄到手断了,一边又羡慕魏贵人能在皇太后面前混个熟脸,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该抄经来供奉一番,叫皇太后高兴高兴?

只是她上回弄巧成拙,嘉嫔这次就乖了,去给皇后请安的时候先问了一嘴。

皇后惊讶地看着嘉嫔便点头道:“嘉嫔想抄的话也行,太后娘娘直到后必定十分欣慰。”

这后宫里抄经既是精心也是打发时间的活,嫔妃们最爱用这个表达自己的心慈和虔诚,反倒不像是惩罚的。

皇后先问了皇太后的意思,皇太后就点头道:“她们想抄就抄,好歹也能静心,还能安分点儿。”

闻言,皇后笑着应了,转头给嘉嫔送了一份。

娴妃和愉嫔也要了,皇后就又分别送了。

高贵妃就找苏叶纳闷道:“她们这是怎么回事,一个个都要抄经,那我们也要抄吗?”

苏叶一点都不想抄,又担心两人没随大流的话会叫皇帝不高兴。

等皇帝来的时候,她就悄悄问了一句。

皇帝看苏叶忐忑的模样,捏了捏她的脸颊笑了:“你不想抄就不抄,母后又没让你们一个个都抄经。”

魏贵人是太不安分了一点,该抄经静心才是。

嘉嫔是为了能博得皇太后的欢心,愉嫔是不想输给嘉嫔。

至于娴妃,她估计是闲的,准备用来打发时间。

毕竟一路跟着东巡,皇帝也没去过娴妃那边,她又不爱跟其他嫔妃在一起,只偶尔在皇太后身边伺候,不抄经就无所事事的样子,索性也跟着抄了,还能杀时间,转眼一天就过去了。

至于苏叶,每天光是吃喝玩乐就足够打发了,更别提还有高贵妃加入,两人凑一起嘀嘀咕咕就能说一天,再一起用饭,分享美食,再听宫女念念书睡个午觉。

一天到晚她们别提多舒服了,哪里会觉得时间难熬,反倒觉得时间不够用,哪里需要抄经来打发时间呢?

“你们惯是会享受,比朕过得还舒服。”

皇帝一路东巡还得处理政事,每次看苏叶和高贵妃舒舒服服的样子都忍不住有几分嫉妒了。

苏叶就笑道:“皇上也悠着点才是,毕竟政事是处理不完的。”

她也就说说,明白皇帝是那种事事躬亲之人,什么事都要过目一番才放心的。

加上皇帝记性好,过目不忘,处理起来更加得心应手,朝臣有什么异动都逃不过他的双眼。

要是交给别人的话,很容易就忽视过去,或者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皇帝最厌恶别人的欺瞒,就只好什么事都自己来了。

不过他也喜欢看宫妃们欢欢喜喜的样子,都愁眉苦脸的,岂不是叫自己心里也不痛快?

苏叶见皇帝的心情不错,显然也没觉得两人每天嬉笑痛快有什么不妥,还忍不住问道:“皇上这是有什么好事了?”

皇帝摸了摸自己的脸颊问道:“怎么,这都叫你看出来了?”

他挥挥手示意李玉上了一本折子,苏叶一愣,还在犹豫要不要看,皇帝已经展开一部分。

她这才凑过去一看,发现是醴陵当地的官员道有个农民要献上双季稻。

也是因为陈世元被皇帝重用,破格封为八品小官,专门监督香薯种植之事。

区区八品只是芝麻小官,却是从白身商人一跃而上。

不说自身如何,子孙们都能得益,还能光宗耀祖,如何能不吸引人?

这就叫原本不敢说的人纷纷开始举荐,大多数就是泛泛而谈,没什么实际的东西,但是其中这个双季稻就叫皇帝侧目。

若是这种稻米能够实现,一年两熟,粮食就能大幅增加。

有了香薯的成功,土豆如今也已经发芽了,瞧着也是能成,皇帝对双季稻就更有信心,特意派了刘统过去看看究竟是不是真的。

这是当地府衙递上的折子,该是查探过不敢糊弄皇帝,派刘统过去也是再三确认一番。

“刘统今早已经快马加鞭送来折子,醴陵确实能种双季稻。”

皇帝的心情颇为不错,要是有双季稻,一年两熟,粮食的产量就能彻底上来了。

每次天灾都要朝廷赈灾,银钱能拨,但粮食却是有限的。

加上各地官员还有蛀虫在,很可能把粮食弄走或者以次充好,就像这次的渝州一样。

若是粮食能增产,以后面对各地天灾就不必担心因为数量有限不知道如何分派。

苏叶听着心情也不错,粮食多了,往后就算有天灾,饿死的人也能少了。

可惜皇帝的好心情没持续几天,刘统再送来折子,他看后面色就立刻晴转阴。

在皇帝预料之中,双季稻的话比单季稻是增产一倍才是。

然而刘统的折子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他的预想,双季稻一季的产量远不如单季稻,因为双季的关系才比单季稻要多一些。

因为只多一点,还要一年反复耕种,辛苦两回,很多农民就不愿意费这个功夫。

难怪双季稻始终无名,压根是没多少人种的关系。

醴陵是个刚外放的年轻官员,一去到看见这个,又听说陈世元献上香薯之事,于是立刻就上了折子。

谁知道刘统一过去了解后给皇帝写了折子解释清楚,皇帝才发现自己是空欢喜一场。

皇帝在船舱里生闷气,直到船队终于回到京城,又马车回到紫禁城,他都没能释然。

坐在御书房里,皇帝是越想越是生气,看着天色渐黑,他终于回过神来,也有些累了。

皇帝抬头却见李玉提着食盒进来,打开里面是一盘点心和一壶蜜水。

他不用尝都知道这点心肯定甜腻,蜜水必然多搁了几勺蜜糖,笑骂道:“你这是越发放肆了,跟贵妃学的吗?”

都知道皇帝心情不好,就让御膳房给他送来甜腻的东西?

李玉连忙跪下告罪,皇帝也不是真生气,示意他起来:“行了,摆架。”

门口提着灯笼的小太监有些茫然,皇帝没开口摆架去哪里啊?

李玉恨不能一脚把这小太监踢醒,小声骂道:“当然是去承乾宫,你傻了吗?”

这小太监实在太不机灵了,李玉挥手让另外一个太监接过灯笼在侧面带路,他则是退后两步跟在皇帝身边。

虽然皇帝没问,不过这个小太监估计是不可能继续在乾清宫伺候,实在太不会来事了!

皇帝也没在意这个小太监,一路去到承乾宫外头就听见里面的欢声笑语。

似乎他每次来,苏叶这里就没见愁眉苦脸的时候,嘴角也忍不住微微一翘。

门口的宫女是秋月,她急忙行礼后要通报,被皇帝挥挥手拦下了。

他大步进去,就见苏叶和四格格正说着话。

四格格咯咯笑道:“额娘,我想吃杏子。”

皇帝一听就好笑道:“想吃就让人送来,怎么突然想吃杏子了?”

苏叶回头看见他连忙带着四格格起身行礼,笑着解释道:“臣妾给和珍说典故,正好说到杏林世家是怎么来的。”

三国时候有个名医为穷苦人家治病是分文不收,只按照重病轻症来分,重病治好就在门外种五棵杏树,病得轻只种一棵。

几年下来,他的门口居然有十万棵杏树林,所以也道医术高明的医者是杏林之家。

没想到四格格听见这个典故,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吃杏子。

皇帝笑了笑,听着和珍的童言童语,心情也快活了一些。

苏叶见皇帝有事要说,四格格也就行礼回去休息了。

皇上挥手让宫人退下,这才跟苏叶提起双季稻的事,面色十分失望:“朕还以为这双季稻能多产粮食,却是事与愿违。”

苏叶听着有点吃惊,她也以为双季稻就是单季稻的双倍产量,原来并不是?

不过如今的农民种地都是看天吃饭,没有统一的培训,都是自己摸索着胡来的,自然产量就上不去。

一是肥料,二是虫害,三是合理种植。

有经验的老农兴许会知道这些,但是并非家家户户都有老者在。

在古代人均寿命太短的时候,家有一老确是一宝,然而这样的宝贝实在太少了,一般只顾着自家就不错了,不会主动告诉别人,经验就很难传承下去。

苏叶就提议道:“有经验的老农种地是一把好手,醴陵这个地方必然也有。若是能请动老农们手把手教导其他农民种地,产量想必有所提升?”

这些老农面朝黄土背朝天,日子估计也不会特别好,官府愿意出钱请他们去,该是能成?

皇帝微微颔首道:“你说得有几分道理,醴陵的土地适合种双季稻,只是产量飘忽不定。”

看天吃饭这个真的很难说,毕竟如今又没有先进科技来逆天,干旱的时候能够人工降雨,暴雨的时候能够用炮打散乌云,有极端天气的话气象局还能提前告知做预防。

然而有经验跟没经验还是不一样的,起码能让农民少走弯路,不必费太长时间来摸索。

苏叶又提议:“要是当地官府愿意奖励田地出产多的人,农民也会积极用心种了。就怕有人冒认,或者伪造产量。”

奖励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,就怕有人作假了。

皇帝看着她笑了:“你这脑瓜子总有很多奇思妙想,奖励此事倒是可行。至于冒认的或者造假的,正好用来杀鸡儆猴。”

敢糊弄他,不想要命了吗?

只是老农一个个教导还是太慢了,而且他们说得杂,只说一次,其他人未必就能立刻记住并掌握了。

皇帝打算让刘统找有经验的老农都询问一番,把有用的都记下来装订成册,让各地的小吏去宣传一番。

农民不识字,小吏就得一遍遍解释,让对方听明白为止。

这可是个大工程,一时半会没那么容易执行下去,总归是刚开始,需要摸索着来。

刘统接到差事头都大了,他只能先去找当地有经验的老农问询一番。

原本他还觉得种地就那样了,谁知道这一问才发现里头的学问并不少。

一是选苗,强壮的苗才好存活。但是选苗之前就得选种子,有经验的老农能一眼挑出好的种子。

但是让老农详细解释起来就很难了,只能挑了几次让刘统看看。

刘统就从大小、色泽等方面记录下来,方便不清楚的人也能慢慢学起来。

二是虫害,田地里虫害多,收成就不行了。

老农每年都要翻地,就是晒一晒土地,防止虫卵过冬。

另外耕种的时候会用草木灰、生石灰、硫磺或者烟草泡水等等洒在田地上,就能减少虫害。

三居然是不抓田地附近的青蛙,也不驱赶,因为它们会吃虫。

毕竟天敌不在,虫害就会泛滥。

刘统一一记下后就印下来分发到各地,当地官员看着就头疼,小吏们声嘶力竭到处宣传,又强调增产会有奖励,一时农民都愿意尝试一番。

双季稻虽然麻烦,但要是产量比单季稻高,口粮增多,农民自然愿意忙活。

只要按照官府的意思去种植,要是产量高了还有奖励,何乐而不为?

回头果然也有懒惰之人贪心想要奖励而造假,被杀鸡儆猴后,这种人也就慢慢销声匿迹了。

没等双季稻出产,还是温泉庄子先传来好消息,土豆开花结果了。

苏叶掐指一算,土豆结果大概需要一季度,只要三个月左右。

理论上一年就能种两次,每年四五月的时候种下,七八月的时候能收获,再种下,十月十一月也能再收一回。

冬天还能种在洞子里面,还能再长一茬。

不过洞子建起来不容易,一般人家未必会做,所以一年两熟还是可以的。

翁果图让庄头把记录都送了过来给苏叶过目,上等田的产量自然是最高的,中等田次之,下等田就要更少了。

最重要的是他还特意让人在附近开了一小片荒地,荒地没种过其他作物,居然也能长起来,只是产量比下等田更少,却也还是能结果,果子相比之下小一点少一些罢了。

虽然少一点,但是成果依旧叫人惊喜,那么一大串的果子,三个月能出一大堆,放在地窖里,要是存放得好,一两个月的口粮是有了。

家里有香薯有土豆,还能换着吃,又能饱腹,更是能在荒地种上,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!

苏叶赶紧把记录呈上给皇帝,皇帝看着也微微点头:“不错,这东西能种,回头让山东那边试试。”

西疆自然不能落下,那边能不能屯田就看香薯和土豆长得如何了。

就是土豆这东西保存不好容易发芽,发芽就有毒。

然而对种不出东西的地方来说,只要保存好就没毒还是能饱腹的食物,谁会拒绝呢?

不过皇帝对土豆还是有些忌惮,御膳房也不敢做这个,苏叶想吃炸薯条的希望就落空了。

她积极推进土豆种植不就为了这个吗?

还有土豆泥,土豆饼,酸辣土豆丝,干锅土豆片,土豆炖肉……

苏叶还给高贵妃偷偷说了,说得高贵妃都要流口水的,谁知道两人眼巴巴盼着,御膳房压根不敢用土豆做菜,只能心愿落空了。

毕竟娘娘们真吃出什么事来,御厨们担心自己脑袋就保不住了,哪里敢冒险!

苏叶失望得不行,就只能把手伸向金薯。

这个不能吃多,但是可以做香薯丸子,香薯饼,香薯汤,香薯还能做酸辣粉!

隔天一道菜,每次只吃一点,苏叶是吃得美滋滋的。

她最喜欢酸辣粉,然后就是香薯饼了。

高贵妃更喜欢香薯甜汤,香薯丸子也特别喜欢。

两人吃得不亦乐乎的,皇帝到苏叶这边也尝了尝,夏天吃一碗酸辣粉,出一身汗挺舒服的,要冬天吃的话,吃完身上暖融融的也不错。

皇帝和宫里的娘娘都喜欢,自然各地种香薯的热情就更高涨了。

陈世元被皇帝封了小官,更有干劲,带着香薯到处跑,不忘给大家宣传宫里人有多喜欢吃这个。

菜谱还不断增加,原本富人们不喜欢这种不雅的东西,饭桌上也开始有了。

开玩笑,宫里的皇帝和娘娘都喜欢,他们哪能错过?

而且香薯能做得那么好吃,而不是干巴巴啃,这样的美食没谁是不喜欢的。

酸的甜的辣的,喜欢怎么吃就怎么吃,几乎没人能够拒绝。

就是一时贪嘴吃多了可能会有点尴尬,肠胃娇贵的也不大能食用。

只是穷苦人民一般就没贵人们那么娇贵,他们吃都吃不饱,哪里会怕不雅?

而且他们也不敢吃太多,一次吃太饱了,把粮食吃空了,以后还怎么办?

穷人们更会过日子,吃多吃撑这种事更不会有了。

土豆比香薯收成更快,一季度下来山东因为去年干旱造成的缺粮食开始慢慢缓和过来。

渝州的洪水退去后也开始重建和耕种,前期有朝廷送来的米粮支撑,后来有新种的粮食收成,逐渐开始一派欣欣向荣起来。

皇帝看着各地的折子也松口气,以前赈灾不会那么快能结束,因为上一年受灾没收获,今年百姓流离失所得多,死的病的也多,没多少人种地明年的口粮也会受到影响,可以说是恶性循环。

一年又一年的,一次天灾后面三年起步,别说税收,人口也会因此大幅度降下去,土地很多因为无人耕种而荒芜起来。

如今就好了,田地之外也有人开垦,荒地多了,人也能活下来。

皇帝给苏叶记了头功,于是问她想要什么赏赐。

苏叶直接说想吃炸土豆,说是切开一条条后放进热油里炸两遍捞上来,又香又脆,沾着酱汁特别好吃。

皇帝见她眼巴巴盯着自己就好笑道:“真这么好吃?”

苏叶想了想,好吃是好吃,以前吃多了也就那样,如今没得吃反而特别想念。

好不容易弄来土豆,她怎么都想吃炸薯条的!

皇帝笑着拒绝了她:“不行,太危险了,谁知道哪个土豆有没发芽沾了毒?你换别的赏赐吧。”

苏叶叹气,明白皇帝这一点上是绝不会让步的,只觉得可惜:“那永璜的媳妇,皇上可以让臣妾见一见再定下来吗?”

大阿哥才十几岁,她就听说皇帝开始给永璜挑媳妇了。

知道古代人早婚,这也太早了一点,还有点盲婚盲嫁的意思。

苏叶其实更想说让永璜跟媳妇见一见,然后看两人合不合适再决定下来,不过在古代来说这就太惊世骇俗了。

一个女子还没出嫁之前是不好单独见年轻外男的,想让两人谈恋爱再成亲就更难了。

苏叶只能退而求次之,希望她能看看儿媳妇,觉得合适的话再定下来。

皇帝挑眉,没想到她会提出这个要求来。

苏叶见皇帝沉默就解释道:“我就怕永璜跟媳妇合不来,要相顾无言也挺沉闷的。永璜如今越发跟小老头一样不爱说话,要媳妇也是这个性子,两人每天大眼瞪小眼的,臣妾光想想就可怕。”

两个人同住一屋,安安静静的,根本没有共同话题,那就太难熬了。

虽然这时候成亲,很多都没见过面,也没什么共同话题。

女子只要身份合适,性子贤惠,用心伺候夫君就足够了,其他的并没有人在意,没话题就不聊天呗。

苏叶对皇帝笑笑道:“臣妾盼着永璜的媳妇也跟臣妾和皇上一样,能无话不谈就好了。”

两夫妻要是相敬如宾那就没什么意思了,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可能要几十年呢。

皇帝就好笑道:“要是你没看中那怎么办,朕让人进宫来给你见面就已经算是定下来了。”

苏叶想想也是,人都进宫来给她见了,肯定是家里人都已经确信女儿要嫁进宫里来的,回头说不是,那不是坑人吗?

见她眉头紧皱,显然也苦恼这个,皇帝就笑道:“行了,中秋宴上你借机见见就好,也不必大张旗鼓的了。”

 
目录